經營虧損“進行時” 華貴人壽高調求新資金

本報記者 陳晶晶 北京報道

首次增資獲得監管批準僅過去了一年多,在業內有“茅台係”險企之稱的華貴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貴人壽”)再次推進新一輪增資計劃。

近日,華貴人壽在貴州陽光產權交易所的增資項目公告顯示,此次擬募集資金25億元~45億元,對應新增股份25億股~45億股。

對於此次募集資金,華貴人壽稱:“將用於充實增資方注冊資本,提升增資方的風險抵禦和運營能力,支持增資方落實中長期戰略規劃。”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目前華貴人壽注冊資本為20億元,此次公開掛牌擬募集增資金額超過了其自身注冊資本金。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貴州陽光產權交易所,華貴人壽在北京產權交易所也進行了增資項目公開掛牌,開啟了“廣撒網”式的公開募資。

未來哪些資本將出資認購?股東股權將出現怎樣的變化?增資後的華貴人壽經營策略是什麽?

現有股東或將參與認購

根據掛牌公告,此次華貴人壽擬引入投資方不超過20家,新增投資者合計持股比例擬占20%~40%。增資方新增股票每股麵值人民幣1元,此次新增股票麵值部分計入增資方注冊資本,超出麵值部分計入增資方資本公積。

對於此次增資項目的投資方資質,華貴人壽方麵設定了一係列條件。除了必須滿足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對保險公司股東相關要求外,方案還特別強調了投資數量、資金來源、股份限售等。

具體來看:第一,投資方及其關聯方、一致行動人隻能成為一家經營同類業務的保險公司的控製類股東;成為保險公司控製類和戰略類股東的家數合計不得超過兩家。第二,投資方需用來源真實合法的自有貨幣資金出資,自有資金以淨資產為限。股東不得通過非自有資金(如委托資金、債務資金等)、與增資方有關借款、以增資方資產擔保獲取資金、利用不當關聯關係獲取資金、挪用保險資金或通過增資方投資獲取資金對增資方循環出資。第三,投資方自成為增資方控製類股東起五年內、成為戰略類股東起三年內、成為財務Ⅱ類股東起二年內、成為財務Ⅰ類股東起一年內不得轉讓所持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顯示,華貴人壽的現有股東擬參與本次增資擴股項目,並根據其上級主管單位或內部管理要求規定方式參與。

根據華貴人壽償付能力報告,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華貴人壽國有股份合計占比達到 63%,實際控製人為貴州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其中持有5%以上股權的股東有:茅台集團持股33.33%,貴州省黔晟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持股19.17%,貴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貴州貴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10.50%,華康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持股7.50%,深圳市嘉鑫輝煌投資有限公司持股7.50%,西藏酷愛通信有限公司持股5%。

記者以投資人身份向貴州陽光產權交易所華貴人壽增資項目相關負責人谘詢,該負責人表示:“華貴人壽該增資項目屬於國有企業增資,通過產權交易機構網站分階段對外披露增資信息,合計披露時間不少於40個工作日,其中正式披露時間不少於20個工作日。對於華貴人壽原股東會不會跟進增資,要看最後增資方案。 ”

曾出現單季淨現金流為負

值得一提的是,“償二代”二期對保險公司流動性風險的監管指標有明確規定,既有實際經營指標(淨現金流),也有預測類指標(流動性覆蓋率),還有預測類回溯性指標(經營活動淨現金流回溯不利偏差率)。這三類指標環環相扣,能夠及時預警公司潛在的流動性風險。其中,淨現金流要必須滿足“保險公司過去兩個會計年度及當年累計的淨現金流不得連續小於零”的監管要求。

記者注意到,根據華貴人壽償付能力報告,2024年第一季度單季淨現金流為1.42億元;2024年第二季度單季淨現金流為-1.59億元;2024年第三季度單季淨現金流為6920萬元。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華貴人壽前三季度累計淨現金流為0.52億元。

此外,2022年華貴人壽單季淨現金流也曾出現負數,其在當年12月份發起了首次10億元的增資。

據華貴人壽披露,2022年第一季度單季淨現金流為-5537.52萬元;2022年第二季度單季淨現金流約為2.67億元;2022年第三季度單季淨現金流為1.61億元;2022年第四季度單季淨現金流大幅增長達到11.74億元。對此,華貴人壽解釋稱:“2022年第四季度淨現金流增加主要是當時股東增資款於2022年12月15日匯到公司驗資戶,增加注冊資本金方案有待監管機構審批。”

在償付能力充足率方麵,2024年第一季度核心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17.08%和127.49%;第二季度核心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19.70%和136.08%。2024年二季度末,華貴人壽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下降至136.08%,受相關指標影響,評級結果由BB下降為B。

不過,到了2024年第三季度,華貴人壽核心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有所提升,分別為148.13%和162.62%,較二季度末核心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提升28.43個和26.54個百分點,主要原因與投資相關。

經營策略變更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貴州省第一家本土保險法人機構,華貴人壽自2017年獲批成立以來,保費收入在持續增長,但未步入持續盈利軌道。

根據年報,2017~2023年,華貴人壽實現保費收入分別為4.24億元、6.47億元、10.91億元、20.13億元、25.15億元、39.21億元、46.98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華貴人壽累計保費收入34.52億元,同比增長3.7%。

盡管保費收入穩健增長,但華貴人壽的淨利潤一直為負。公開數據顯示,華貴人壽僅在2021年盈利0.31億元,剩下的年份持續虧損。合並報表後的2022年、2023年淨利潤分別為-4.35億元和-3.50億元。步入2024年,虧損態勢仍在持續,前三季度淨利潤虧損1.72億元。

“2023年,受經濟恢複不及預期、利率超預期下行、權益市場震蕩下行等因素影響,公司投資收益、淨利潤未達成預期目標;公司仍麵臨分支機構數量偏少、償付能力承壓等問題,公司可開展的業務類型、營收規模和增速均受到一定限製。”華貴人壽在年報中稱。

需要注意的是,華貴人壽在2018~2021年的經營策略是以銷售定期壽險為主,公司2021年原保費收入居前5位的保險產品中,定期壽險產品占了3個席位。但是在2022年及之後,華貴人壽產品和渠道策略出現了大幅調整,定期壽險在整個保費業務中的占比在下降,而兩全保險、終身壽險、年金保險產品逐漸增多,此類儲蓄型產品逐漸占主導。

有保險經紀人向記者表示:“目前,華貴人壽定期壽險產品僅有兩款在其所在公司代為銷售。”

以華貴人壽2023年原保費收入居前5位的保險產品為例,有4款是分紅型兩全保險,一款是終身壽險,而這些均是儲蓄型保險,並且在銀行郵政代理渠道銷售。定期壽險已經退出了華貴人壽前五大保費產品名單。

2024年11月,華貴人壽總經理羅振華提出,華貴人壽將積極探索和茅台集團的產業融合、資源融合,整合醫療、健康、養老等資源,實現金融助力康養產業融合發展。

對於新一輪增資進展和未來經營戰略,記者向華貴人壽方麵致函了解,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複。

烏魯木齊市
上一篇:聯合監管共同守護一河碧水
下一篇:“投資於人”如何投